《志诚新语》  
上一期    下一期

东莞市可园中学的“可圆”梦

   期次:第25期      查看:829   

  东莞阳光网讯(记者 伍源)鲜有东莞市民知道,由莞城第三中学升级而来的东莞市可园中学前身还可以追溯到五十年代的圆沙坊小学和远至明代的圆沙亭,而圆沙亭正是当时的文人骚客用于吟诗论道之所。可园中学校长陈泽林说:“我们继承了可园的名字和圆沙亭的历史,应当发展自己的校园文化,培养出有特色的学生。”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核心
  东莞市可园中学的总体办学目标为“教育质量良好,办学特色鲜明,师生关系和谐,文化气息浓厚”,鲜见且直白的在其中写入“文化气息浓厚”是学校的目标,也是可园中学的底气。
  背靠岭南四大名园之一的可园,可园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校长陈泽林说:“岭南文化的精髓在于务实、灵活,可园中学也继承了这一精神,以此不断鞭策自己前进。”他认为,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核心,“一种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定下来了,学校就打下了深深的文化烙印,不管谁来管理,学校都能沿着这一路线稳步发展。”
  据介绍,该校自2005年迁入新校园来,一直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自己的核心发展要素,开设了“百师讲坛”、普及“全校辩论”、国际时政课程等优秀文化项目。“我们希望,可园中学出来的学生,能够有自己的特色,而不是只会读书。”仅“百师讲坛”一项,十余年积累下来,可中共计邀请了全国各地数十名专家、学者、名师前来学校讲学,学校老师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开设的讲座次数更是多不胜数,极大地开拓了学生们的眼界。
  此外,可中还积极提倡学生们加强阅读。该校每周安排两节课的阅读时间,要求学生必须要进入图书馆、阅读室看书,但是对于学生们所翻阅的书籍,学校则不做限制。陈校长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只要是对学生发展有用的书籍,都可以阅读,只要是能丰富学生知识的读物,我们都尽力购买。”据统计,该校学生平均每人三年阅读的课外读物量达到了近50本之多。有如此日常积累,该校“圆沙亭”文学社被评为市“十佳文学社”,“圆沙亭之声”广播站也被评为“东莞市优秀红领巾广播站”。
  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上,学校做出了有效的探索,连年获得“东莞市科普特色学校”“第二届东莞市中学生校际辩论赛优秀组织奖”“第二十五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和“第十五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组织工作先进集体奖”等。据介绍,近年来,在高中甚至大学阶段的市级乃至省级、国家级辩论赛中,不少可园中学的毕业生活跃在各个舞台上。
  历史传承与现代科技在这里碰撞
  始建于1975年的可园中学,至今已经有43年历史,揭掉原本莞城第三中学“积贫积弱”的帽子之后,该校在市民心中的地位大幅上升。2016年,东莞市教育局选定了十所学校进行“东莞市慕课教育信息化工程”翻转课堂试点,可中有两个班入选了此次试点。学校管理层对于此次智慧教育试点非常重视,陈校长表示:“本身我们可以开设60个班,但是现在只开设了58个班,另外有两间教室专门做为翻转课堂的专用教室。”
  为何对翻转课堂试点如此“厚爱有加”?
  陈校长道出了原委。“我们是一所历史比较悠久的学校,但是历史只能代表过去,学校实现教学现代化的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拥抱新思维,掌握新技术。”也正是在这种思维的引导下,该校的翻转课堂试点班开展得红红火火。陈校长认为,翻转课堂试点班最重要的作用是为学校注入了发展的新动力,培养了面向现代化教学手段、面向未来课堂的老师。“这些老师都是火种,只等以后条件成熟,就可以‘燎原’。”
  在开放性思维的引领下,学校对于学生使用手机、电脑等方式上网也采取了“引导”+“利用”的管控方式。陈校长认为,身处“互联网+”时代,完全禁止学生上网显然不现实。该校采取了“主动布置网络作业”加“限制学生上网时长”的方式来防止部分学生无度上网。“我们布置一些提前预习任务,比如科学调查、历史资料搜集等作业给学生,并且邀请家长跟孩子一起完成这些作业。”此举不仅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也提高了亲子关系的和谐度。
  名师荟萃,学校的教师队伍,这样建设
  在最新一期的广东省中小学名师工作室评审中,可中“卢婉嫦名教师工作室”顺利通过评审,成为东莞市为数不多的省级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之一。目前,学校有1名东莞市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1名省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名市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6名东莞市学科带头人、22名东莞市教学能手。2013年,在东莞市学科优秀科组评选中,有4个科组同时荣膺“优秀学科组”称号,成为获得此称号最多的学校之一。
  陈校长表示,按照学校现有学生规模来计算,可中的师资力量在东莞市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2005—2007年之间,可园中学利用新增加的教师编制,招聘了近60名高水平教师,极大地充实了可中的师资力量。也正是在2005年,可中被东莞市教育局破格评为东莞市一级学校。从2009年到2017年,学校更是六次获得东莞市初中教育教学质量一等奖或初中教育综合考核优秀单位。
  陈校长表示,当年进校的老师,如今大多已经成长为学校的骨干教师,其中卢婉嫦等名师更是成为了学校的名片式人物。“作为一所公办中学,我们要发挥自己的稳定性优势,而不能只看到民办学校的灵活性。”以卢婉嫦名师工作室为例,该工作室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对工作室成员学员进行教育理论、学科素养、教学素养、教育科研能力等全方位的培训,为省、市、本校和新疆培养了一大批初中物理骨干教师。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卢婉嫦名师工作室学员中有2人被评为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人被评为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0人被评为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被评为省“百千万工程”名师培养对象,20多人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还有不少可园中学培育的高水平教师在东莞市各公、民办学校担任管理层。
  陈泽林:将可园中学打造成一所可以圆梦的学校
  陈校长是东莞市莞城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硕士,中学高级教师,现任东莞市可园中学校长、东莞市中学化学教研会副会长。在调任可中之前,他还曾任东莞实验中学副校长、东莞市玉兰中学校长,并在2007年被中央教科所评为全国优秀实验学校校长。
  陈校长的座右铭是“以平常心做人,以进取心做事”,他爱好旅游、摄影、写游记,学校的宣传墙上,有不少照片就是他的作品。来到可中后,他提出了一个口号:“可园中学,一所可以圆梦的中学。”“可园”音同“可圆”,而圆梦意味着学生需要先找到梦想。广泛的涉猎,是让学生找到梦想的不二法则。该校2011届毕业生刘琛于2014年考上了北京大学。他在写给母校的信中说:“梦想的实现,得益于在可中培养起来的良好的学习习惯、高效的学习方法,更得益于师长们的一路支持和鼓励。”
  多年管理学校的经验使陈校长深深明白成绩的重要性,但他也认为,学习之外,学生还要有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开设“百师讲坛”,广邀名师、专家为学生开拓视野;开设阅读课,丰富学生的知识量;组建班级辩论队,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才学的机会;开设“国际时政”课程,让学生们了解国际形势,明白自己身上所负的责任……
  新校建设初期,可园中学坚持在校园内新建了圆沙亭,陈校长认为,这是学校看待历史传承的态度。“圆沙亭原本是文人墨客吟诗论道之所,我们希望,学生在课业之余,能够效仿当时的文人,有心怀天下的心胸,有自己的独立思维,在他们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成长为一个有特色的人。”
  

东莞市可园中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53644次访问,全刊已有55000次访问